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车行情 > 新能源月产销抵近百万辆 中汽协:有望较好完成全年目标

新能源月产销抵近百万辆 中汽协:有望较好完成全年目标

11月10日,中国汽车工业协会(简称中汽协)正式公布了10月份汽车行业产销数据——整体行情比较乐观,中汽协表示:“金秋十月,多地车展与促销活动火热进行,各大车企新车型持续发布,进店客流显著增加,进一步拉动汽车消费。继重迎‘金九’旺季之后,10月车市热度继续,汽车销量与9月基本持平,环比微降,同比呈两位数增长,‘银十’成色十足。”

10月份,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89.1万辆和285.3万辆,产量环比增长1.5%、销量环比下降0.2%,同比分别增长了11.2%和13.8%。中汽协认为,伴随国家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效应不断累积显现,加之地方购车补贴、促销活动等措施和年底翘尾效应,四季度需求将持续增长,汽车行业有望较好完成全年目标。

出口成重要增长极

1-10月,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01.6万辆和2396.7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8%和9.1%,生产增速较1-9月提升0.7%,销售增速较1-9月提升0.9%。这其中,乘用车10月销量为248.8万辆,环比增长0.02%,同比增长11.4%。1-10月,乘用车累计销量2066.4万辆,同比增长7.5%。

总体数据来看,今年的产销增长除了总量提升之外,另一大重要增长来自出口,从中汽协总销量里国内与出口量占比的柱状图,不难看出国内销量微增长的同时,出口量占比正在大幅提升。

1-10月,国内累计总销量2004.5万辆,同比增长2.7%,其中出口392.2万辆,同比增长达到了59.7%。而乘用车前十个月累计销量1735.8万辆,同比增长0.7%,出口330.6万辆,同比增长达到了67.3%。

通过乘用车的销量增长和出口增长表来看,乘用车出口量与2021年相比,增长了一倍多,与2022年相比也已经增长了近百万辆,而中汽协指出,预计到今年底,全年出口总量有望达到450万辆左右,因此,海外出口已经成为销量增长的一个重要增长极。

新能源月产销即将破百万

与出口日益成为销量重要增长极一样,新能源汽车也继续保持着高歌猛进的行情。中汽协数据显示,10月,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8.9万辆和95.6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29.2%和33.5%,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3.5%。

1-10月,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35.2万辆和728万辆,同比增长33.9%和37.8%,市场占有率达到30.4%。

10月份,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,双双接近百万辆,而在近几个月的新上市车型来看,新能源新车的比例也占据了绝对优势,因此当下的汽车市场,新能源汽车已经是由“替代”转型“主力”的必备“良药”了。

30万以下的“主力替换”

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比突破30%,向近半份额快速猛进,“主力替换”已经在所难免。通过中汽协的细分数据来看,燃油车各级别和价位的销量与新能源车几乎是呈对应递减/递增:30万元以下的传统燃油车,销量连续下滑,而同价位水平的新能源车型则同步上扬,只是上扬幅度更快。

而在超过35万元以上的燃油车市场,却依然保持着增长行情,其中35万至40万元车型销量增幅15.4%,40万至50万元增幅2.8%,50万元以上级别的车型,销量增幅还有14.9%。

与之对应,新能源车在整体行情大幅增长前提下,此前增速较为显著的8万元以下和25万至30万元以上细分市场,转变为下跌行情,相反其他价位车型却在快速增长——新能源汽车市场行情正在快速向主流转变,由此前的“哑铃型”市场,取代燃油车成为“纺锤型”结构的主力市场。

中国品牌份额创下新高

中国品牌可谓把握住了时代跳动的脉搏,市场份额连续增长,中汽协数据显示:10月,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148.5万辆,同比增长25.1%,市场份额上升了6.6个百分点,达到了59.7%。

如果小编没记错,中国品牌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历史最高点的57.8%,因此可以说创下了一个新的份额纪录。

累计数据来看,中国品牌乘用车1-10月销量达1142.6万辆,同比增长22.2%,市场份额上升6.6个百分点,达到了55.3%。

可以说,当下也是中国品牌厚积薄发之际,无论是国内市场,还是国际市场,中国品牌已经是与国际巨头正面抗衡,并且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。

新能源月产销抵近百万辆 中汽协:有望较好完成全年目标

当然,在突飞猛进的同时,也需要参考当年的摩托车、家电行业,虽然逐渐在国际市场取得了主动权,但部分市场受到品质的影响,依然未能摆脱“中低端”定位的束缚,因此前车可鉴,在市场突进的过程中,品质亦需同步提升。